(本站讯)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优化课程体系。 4月23日护理教研室组织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磨课程思政活动。此次会议通过推进《基础护理学》课程思政建设项目,以期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,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中,系统规范的开展课程思政。教研室副主任吕超主持,全体教研室老师参加。
活动伊始,吕超副主任首先对本次教研室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做了介绍,并以“如何在《基础护理学》中融入思政元素”作了引导性发言,她提出: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介绍“名人事迹”,如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巴桑邓珠的事迹,引导学生正确的护理职业观,坚定道德信念、勇于探索、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。
随后肖贺老师指出,通过临床典型案例,培养学生的耐心、细心、责任心以及敬畏生命;在讲授“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”内容时,以《西安“孕妇流产 ”事件》为切入点,培养学生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 ” 的医者精神。谭玲玲老师分享到,临床相关的一些医疗事故,引导学生的慎独精神。紧接孙慧老师提到,通过观看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、博士生导师陶勇被袭击事件视频,使学生明白护理职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,在工作中需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,确保职业安全,敬畏护理职业。张淑娟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,由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轻车熟路,她分享了“测温创可贴,助力冬奥精准防疫 ”通过案例的引入和分析,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,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,促使大学生将爱国主义信念与工作生活学习相结合,以实际行动为创新型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最后吕超副主任对每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点评,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办法和思路。她指出,此次教研活动意义重大,充分展示了护理教研室教师对“课程思政”的理解,也提升了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的能力,强化专业教师实施“课程思政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,实现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,为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夯实基础、拓展手段,做好学生的引路人。
摄影:王昱全
供稿审核:刘飞飞